村网通总站 兰村 186885.nync.com 欢迎您!
江苏省"走出去"的农业企业求才若渴 | |
江苏省对于新型农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,然而,人才缺乏成为农业走出去的最大瓶颈。 年薪二十万,难觅种棉才 17日,农业部对外合作“猎英行动计划——2016~2017毕业季农业走出去企业招聘会”在南京农业大学举行,用人单位招纳贤才良苦用心随处可见。 “请问你们招聘化验岗位吗?要本科以上学历?”在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摊位前,两名来自江苏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女生问道。“专科也可以!”新希望公司人力资源部黄经理热情招揽她们:“最快什么时候能够到岗?” 新希望六和股份有限公司有十多年海外发展经验,已在越南、孟加拉等国建立50多家分公司、子公司。此次招聘会公司拿出1310个岗位,招聘食品生产、市场技术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。现在,公司发展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农牧产业技术服务和销售人才奇缺。 “像动物医学、动物科学这种涉农专业,本来生源就少,招聘的农企又特别多,人才结构性短缺特别突出。”德青源公司招聘负责人覃浪洲说,随着生态养殖产业发展,公司将从1500人扩张到上万人,从养殖、防疫到饲料、机械维修,整个产业链都缺人才。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,涉农企业向集团化、规模化发展,农业人才从单纯的技术人才,向农产品加工、农业经营和管理、销售服务等“产后”环节扩展,带来了大量涉农岗位的需求。在招聘会上,中央部委直属单位、央企、农垦企业、地方国有企业、社团等全国100余家农业走出去重点企事业单位捧出了就业岗位4000多个,这其中还包括了不少涉外农业人才的需求。 据农业部对外合作办公室副主任李岩介绍,我国农业“走出去”发展势头良好,全国600家农业企业有规模以上的对外合作项目。企业越做越大,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总量很大。江苏海企海外项目负责人张经理介绍,他们刚在坦桑尼亚建立农工贸产业园,需要公共管理人员和法务人员。当地有100公顷棉花种植和研究基地,需要农学育种和耕作人才。“我们第一年给出14万元年薪,3年后可以给到20万元年薪,但这样的人才非常不好找。” 农口大学生,就业选城市 当天招聘会现场,主办方为所有应聘学生都提供一份价值30元的快餐。而用人单位揽才热情更是随处可见。 “小伙子,你在那儿站了半天了,过来看看吧!”听到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热情招呼,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学生小张犹豫地递上简历。“准备就业了吗?” “没有,在考研,等调剂。”小张想了想,还是拿回自己的简历。 在动物医学专业,男生是“稀缺资源”。小张所在专业100个学生,其中大多数考研了。很多企业都有养殖场,但工作地点不在市区,女生几乎没有愿意去的。她们愿意找工作的,多数去动物医院。 “不少学生考上涉农专业,到校后坚持要转专业。专业生源少了,农业、农企专业技术人才当然紧缺。”新希望六和公司技术人员张先生介绍,自己常往乡下跑。“很多同为独生子女的同学都不愿意干。从事农业要耐得住寂寞,同学里不到三成进入这个行业。其实,农业工作环境并不像大家想得那么糟糕,现在连养猪场空气都做过消毒的。” 实习期间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,工作后本科生月均工资4000元,研究生月均工资超过6000元。记者在招聘会转了一圈,发现农业企业开出的工资并不低,但不少大学生表示,城市仍是自己工作的首选。 农业走出去,最缺是人才 “2015年,全国农业企业对外投资(农林牧渔)存量的数字为117.4亿美元,其中农业34亿美元,占28.9%。当年农业企业对农业的直接投资是20.5亿美元,与2010年底的1.9亿美元相比,增长了近10倍,直接带动东道国就业6.5万人。”李岩说,农业走出去前景广阔,国外全产业链已形成,但技术、管理人才短缺正成为发展瓶颈。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懂农业技术,还要有一定的语言能力,因为走出去的农业项目都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,更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。 很多江苏企业都有海外需求。苏州本尚新材公司招聘负责人魏长虎介绍,公司在印尼有一片面积相当于新加坡大小的原始森林用地,今年公司将在印尼设职3-4人,包括化工、农学等专业,主要开展研究病虫防害和胶水厂开发零甲醛新产品的业务。未来大量剩余土地,公司想开拓种植业,给应聘学生的年薪是12万,一年一签。 玖久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在乌兹别克斯坦。“我们在当地的项目包括栽桑、养蚕、缫丝、织绸一条龙,建有2万亩的蚕桑基地。”公司负责人朱烈介绍,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,未来5年内投资额将达七八亿元,急需有种植专业知识的年轻人。 南京农业大学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张红生说,农业走出去,绝对不只是买地、种地,而是全方位的,包括贸易和技术交流。很多涉农专业大学生对农业走出去政策还不太熟悉。目前国内还缺乏有实力的跨国企业,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。中国未来会有大批企业包括龙头企业走出去从事农业。企业走出去对人才的要求更高,除一般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,还应掌握外语,了解国际规则,熟悉投资目标国与经营项目有关的产业、税收政策、市场环境,高校应为农业走出去培养更多高层次涉外人才。
|